雅昌首页
求购单(0) 消息
陈钰铭首页资讯资讯详细

【观点】为了信仰在黑暗中跋涉——《夜路》

2013-08-06 15:04:10 来源:艺术家提供作者:陈钰铭
A-A+

  当今画坛,人性主题绝对是一个不可回避的要素。在这个云谲波诡、急剧变化的时代,抓住了人性主题,无疑就是抓住了某种“永恒的东西”。尤其是在人物画领域,更是出现了很多风格迥异的不同流派。比如有的画家试图寻回失落的童年,有的希望寻找远古的记忆,还有的在努力回归数千年无变化的“原生态”,或者寻回人们既有的“本心”等。其实从本质上来说,画家们都是表现人性,只不过每个人的方式不同而已。

  陈钰铭对人性的理解显得格外沉重、粗犷与凝练,这和画家悲天悯人的人文情怀是密不可分的。在他的一系列作品中,无论是历经沧桑的老牧人,还是血气方刚的汉子,都被画家赋予了丰富的情感和思想,他们不再是简单的地域形象,更不是像照片一样逼真地再现于画面上,而是一幅幅充满鲜活生命力的图景,有着鲜明的情感色彩和富有诗意的美学价值。在画家笔下,生命主题被渲染得绵长淋漓,充满了东方哲学意味。比如《夜路》描绘一老一少两个人的背影,使观者在关注人物的生命姿态以外,更想探求她们的内心世界。

  在这幅《夜路》里,陈钰铭以对生命的理解开始推及到对天、地的时空理解。夜色茫茫,天寒地冻,清冷的月辉洒在古老的土地上,一老一少两个赶路人的背影在夜色中显得非常孤寂。老人前面走,少年随其后,少年的身边,还有一只颇有写意味道的绵羊。岩石上的积雪仿佛是来海上的巨浪,被画家刻画得极有动态感。漆黑的天宇上,那一轮皎洁的月亮闪耀着圣洁的光辉,似乎在指引着人们走向生命的天堂。

  在这幅作品里,画中的人物是与远天、大地紧密联系在一起的,人、天、地三者处在了一种沧桑、蛮荒的氛围之中,生命主题及其氛围正是在其中被凝聚与凸显出来的。同时,这些意象在作品中又都被画家以水墨语言赋予了搏斗、抗争与超越意识。多年的实践,使陈钰铭凭直觉奔向了生命主题并从具体走向了意象表现,而且这些意象还具有某种象征意义,生命主题因而可以分为“山野精神”与“民间精神”。

  《夜路》应该归属于“山野精神”,生命主题脱离了现实主义的叙述与再现特点,而以一种神秘感与沧桑感,让人体味到蕴涵在天地自然中的激情,形成了一种关于生命思考的精神背景与文化阐释。它们超越了“是”与“非”价值的评价,获得了无限的开放性,进行感觉还原、意识还原,并通过水墨语言去返回到生命的具体状态,使水墨语言与生命发生最直接的关系,对生命的体验与思考成为绘画的灵魂。

  在这幅作品里,画家通过无中心化的平面图式处理,以及形式构成中的黑、白、灰关系等,体现了在不息的运动感中,隐藏着点燃生命毅力与热情的“圣火”。画面中为了信仰跋涉不止的藏民,以及天真稚气的儿童,都不同程度地体现出喜悦与自信。这两个行走在夜路上的人形象,其实都属于对一种“愿望”有着强烈渴望的人。于是,在朦胧的生命意识驱动下,他们可以为了信仰在生命的黑夜中长途跋涉。

  在陈钰铭笔下,生命的意义被表现为一种价值感受、体验和判断。在这一点上,他和叔本华的生命哲学一样,让人感觉到悲壮是生命当中的一个挥之不去的主题。生命之所以悲壮,因为是一个漫长的旅程,就像“夜路”一样,尽管对前方的道路一无所知,但还是要一步步走下去。面对茫茫夜色,她们义无反顾,似乎再向前迈出一步便可能掉进沟壑里,也还是要走。崎岖、杂乱、荒芜,这就是她们要走的路。好在,还有月光,还有渴望,属于每个人的路无论如何总得走下来。

  这幅画所展现出来的美学意味,和中国古代的哲学不谋而合。我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、知行合一的实践理性命题、情景合一的美学命题等都跟生命有着密切的关系。而这些联系,在陈钰铭的作品中也多多少少有所体现。在他的作品里,哲学进入了生命,生命融人了艺术,读他的作品,不难发现在水墨语言中那种生命的沉重与力量,以及在水墨形式语言中实现的对悲剧精神的传达与秩序的建立。

  其实陈钰铭也和他画中的人物一样,为了艺术信仰在黑暗的旅途中苦苦跋涉。他的一系列作品,始终没有离开对人的生命主题的关注,或者说,始终没有放弃从生命的角度、意义上关注入的状态。事实上,陈钰铭对于生命主题有着不倦的、丰富的、长期的表现。这一点在《夜路》中如此,在其他作品中同样如此。

该艺术家网站隶属于北京雅昌艺术网有限公司,主要作为艺术信息、艺术展示、艺术文化推广的专业艺术网站。以世界文艺为核心,促进我国文艺的发展与交流。旨在传播艺术,创造艺术,运用艺术,推动中国文化艺术的全面发展。

联系电话:400-601-8111-1-1地址:北京市顺义区金马工业园区达盛路3号新北京雅昌艺术中心

返回顶部
关闭
微官网二维码

陈钰铭

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图形
就可以关注我的手机官网

分享到: